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

【觀念】BMI值是否可信?標準為何?

身體質量指數(BMI)是健康檢查常用的指標,只要知道身高體重就可計算,公式如下:


BMI = 體重(公斤) / 身高2(公尺2


(想算算自己的BMI嗎?點這裡


根據台灣官方的建議,BMI值的正常範圍在18.5-24之間。低於這個範圍屬於體重過輕,超過則屬過重、肥胖。


最佳的BMI值應該在哪裡?太高一定不好嗎?越低越好嗎?






BMI與死亡率


著名醫學期刊The Lancet今年刊登了一篇文獻,集結了來自全世界共一千多萬人的資料,來研究甚麼樣的BMI能讓人最長壽。


研究者發現,20-25似乎是最好的BMI值,這群人有著最低的死亡率。這個趨勢在世界各地皆然,太低太高都不好。








關聯性不等於因果關係,BMI過低過高與死亡率相關,並不能直接推論是BMI異常造成死亡率上升。例如:


  • 抽菸者的BMI較不抽菸者為低,有戒菸經驗的讀者應該特別有感受(人會發胖)。但儘管體重較輕,吸菸的健康風險還是非常高的,請別用香菸來減肥阿。
  • 某些疾病會造成水分滯留,使BMI假性升高;又有許多疾病會造成患者體重減輕,使BMI異常降低。疾病(而非BMI),可能才是造成死亡率升高的兇手。


針對上述兩點,The Lancet這篇特別將吸菸者與慢性病患排除,並將研究開始內五年死亡的案例排除不計。如此能確保研究對象大致健康,沒有抽菸,且沒有「未診斷」的嚴重疾病(因為他們五年內都還健在...)


肥胖對健康的危害相當明確,再加上本篇研究,我們「幾乎」可以毫無懸念地說:BMI超過25或低於20會短命。


幾乎啦...



BMI大於25?未必是壞事


上述研究一發布,首當其衝的就是史考特本人了。目前我的體重87公斤,身高183公分,計算起來BMI差不多是26,屬於過重範圍。






這是否意味著,我該去減肥,或是提高壽險保額?


這倒未必!


一篇2007年的美國研究調查運動員與一般人的BMI值及體脂率。該研究使用精密儀器測量體脂肪,並將體脂過高定義為男性大於20%,女性大於33%,再來看看BMI能不能準確地指出那些人體脂過高。


結果發現,男女運動員很多明明體脂正常,卻被BMI錯誤地指認為「過重」;許多普通女性明明體脂過高,卻被BMI錯誤地指認為「正常」。


要用BMI來判斷運動員是否過重,標準勢必要調整才行。以下是根據研究結果,所制定出的新標準:




BMI因為簡單好計算,所以被作為體脂肪率的「替代方案」,但BMI並不能反映出實際的身體組成為何。


一位美式足球前鋒的BMI可能高達30,但體脂肪只有12%;一位不運動的中年男性BMI 24,但他的體脂肪可能是25%。


考慮到過多體脂肪對健康的害處,以及肌肉量的保護作用,不運動的中年男子真的會比較長命嗎?


過去的研究也顯示,BMI高但肌力也高的人口,死亡率並不會上升。且中年時握力較強的人們,壽命往往較長


根據以上的數據,史考特決定暫時不減肥了。



BMI小於20?別高興得太早


先前提到的The Lancet研究中,有一個較少引起話題的重點,也就是BMI在18.5-20之間者的死亡率上升,這點跟傳統認為BMI理想值在18.5-24.0相抵觸。


為什麼會如此?體重難道不是越輕越好?(當然不是)


史考特想提出的假說是:因為低BMI可以抓出低肌肉量的族群,所以低BMI與高死亡率相關。


肌肉對於健康至關重要,有以下幾點理由:


  • 肌肉是儲存葡萄糖的大~倉~庫,因此肌肉量較高的人,胰島素敏感度往往較好,對碳水化合物的耐受度也較好。史考特相信,胰島素阻抗是眾多文明病的來源,所以肌肉量可能有預防疾病的功效。
  • 肌肉會隨著年齡而流失,老年人肌肉量不足將使得跌倒、臥床風險增加。在年輕時底子不好,年紀大了更容易因衰弱及相關併發症而死亡。
  • 低肌肉量可能反映出一個人缺乏運動習慣,而活動量又是健康的重要殺手,因此低肌肉量與高死亡率相關。


過去研究發現低臂圍腿圍是死亡率的獨立危險因子,也就是手臂粗、大腿粗的人往往活更久,這或許正是反映出肌肉量對健康的影響。


身材纖細被許多人認為是健康的象徵,但如果您的BMI小於20,別高興得太早,您很可能有肌肉量不足的問題。



結語


總結本篇重點:


  • 根據觀察性研究,BMI 20到25之間的族群最長壽。
  • 上述標準不適用於運動員,尤其是重量訓練的族群,體脂率可能是比較好的指標。
  • BMI在18.5-20之間雖然符合官方建議標準,但有肌肉量過低的疑慮,是一大健康隱憂。


說起來,健身者常掛在嘴上的「增肌」與「減脂」,其實也是長壽之道呢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