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來源:Flickr (USDA Blog Photos)
https://flic.kr/p/bvpN1s
如果走上街去訪問100個路人,問問他們家中料理用的是植物油還是動物油,相信一定有懸殊比例的人會回答植物油吧!
莫約在1960-70年代,Dr. Ancel Keys發現動物性脂肪會升高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,尤其是壞的膽固醇(LDL-C)。而膽固醇濃度又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存有正向關聯性,從此之後我們的飲食習慣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:植物油大獲全勝,一點也不黑心的動物性脂肪全面退出市場。
但植物油真的比動物油好嗎?史考特今天要分享一篇有點年紀的研究,來向大家說明為什麼植物油並沒有真正打敗動物油。
埋藏在歷史中的珍貴資料
在1960年,動物脂肪、膽固醇與心臟病的關係開始逐漸被重視的同時,有三個研究嘗試證明這個假說。科學家心想:既然我們認為動物性的飽和脂肪不好,那麼我們用植物性的多元不飽和脂肪來取代它們,應該就能降低心臟病的發生率!
當時三個在澳洲、倫敦、挪威的食用油研究共納入了1,300名男性心臟病患者。遺憾的是,研究結果發現吃植物油並不能預防心臟病的再度發生。更遺憾的是,儘管研究不支持動物性脂肪與心臟病之間的因果關係,學界還是決定要挺植物油到底。在學界、政府、教育界鋪天蓋地的宣傳之下,今天「植物油 = 健康」的概念已經變成不可質疑的真理了。
還好,有些熱血的科學家千方百計找到了當初在澳洲雪梨研究的實驗數據,重新進行分析統計,將結果發表在2013年的英國醫學期刊(BMJ)上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從歷史洪流中挖出來的寶藏,能給50年後的我們什麼樣的啟示。
雪梨飲食心臟健康研究
雪梨飲食心臟健康研究(The Sydney Diet Heart Study)是一個在1966-73年間進行的隨機臨床試驗。研究者將458位有心臟病史的中年男性隨機分配至兩組,一組人不做任何飲食上的改變,另一組人則開始攝取大量的紅花(籽)油,這是一種富含omega-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性油脂。
(紅花籽油組的總死亡率較高)
圖片來源:BMJ 2013;346:e8707
(紅花籽油組的心血管死亡率較高)
圖片來源:BMJ 2013;346:e8707
不僅如此,研究者將雪梨研究的結果拿來與其他相關研究做統合分析,發現富含omega-6的確是有增加心血管風險的傾向(尚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意義)
(在統合性研究分析中,可以看到上圖中的大菱形偏向Omega-6不好的那一側)
圖片來源:BMJ 2013;346:e8707
圖片來源:BMJ 2013;346:e8707
說好的「健康植物油」呢?
這樣的結果可能讓許多讀者感到震驚:植物油不是比較健康的選擇嗎?怎麼反而會增加死亡率呢?原來油的學問比我們想像中的要複雜許多,跟斯斯一樣,植物油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也有兩種:
- Omega-6,一般被認為會促進發炎及各種慢性病的產生
- Omega-3,有抑制發炎反應的效果,深海魚就是一種富含Omega-3的來源,也因此魚油是一種常見的保健食品
去超市逛逛,在油品的貨架上常可看到標示鮮明,主打健康概念的油品,如葵花油、沙拉油、葡萄籽油等(還有比較少見於料理油,但常被用於加工食品的玉米油、棉籽油)。不過諷刺的是,這些油品卻剛好是富含Omega-6的植物油!
以往的研究得出植物油有益健康的結果,卻常忽略了Omega-3與6之間比例的影響。要知道各種植物油在Omega-3與6上的比例差異甚大,橄欖油、椰子油所含的Omega-6比例相對低,而大豆(沙拉)油、葵花油以及這篇研究所提到的紅花(籽)油是富含Omega-6的來源。除了促進發炎的特性,Omega-還6被認為與過敏、癌症、憂鬱症有關連性,這種油吃久了可不大妙!
結語
所以說並不是避開動物性脂肪,選用植物油,就是一定聰明健康的選擇。(動物性脂肪也未必就對人體不好!)絕大部分的市售精製植物油都含有大量的Omega-6,加工食品所用的廉價植物油就更不用說了。
由另個角度來想:在化學萃取與精煉技術被發展出來前,人們是吃不到植物種子裡面的油的(不會有人大量的吃植物種子吧!即使吃下去了也不會消化...)。也就是說,植物種子裡面的油其實並不是一個正常存在於自然界的熱量來源。
相反地,橄欖油、椰子油、堅果中的油脂早在千年前就已出現在人類飲食中,是不需工業技術即可大量取得的油脂來源。
您說哪種才是真正天然健康的植物油呢?
延伸閱讀
史考特醫生~很久沒更新嚕...
回覆刪除請教一個問題
回覆刪除葵花油是由葵花子提煉而來 但葵花子其實是堅果的一種
所以堅果的油脂其實也不一定是健康的 這樣說法對嗎?
好問題!
刪除過去的研究顯示堅果能改善系統性發炎,甚至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,雖然它裡面有很多Omega-6沒錯,但我仍然認為可以適量攝取(手抓一把這樣),別當成主食就好。